标签:财税-月度财务代理,企业资格认证-高新审计,财税咨询-税务咨询,金融行业,科技创新解决方案,制造行业
现场检查,才是检验IPO的试金石!—现场检查究竟查些什么?
引言:
最近两天,有一个案例可谓是十分出名。大连科利德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申请科创板上市时,出现了科创属性造假的情况。企业通过与部分员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并修改工作岗位类型,以及在OA系统中将15名员工所属部门由非研发部门调整到研发中心等手段,营造企业的研发满足科创属性。最终企业以及券商等中介机构均因此事件被严厉批评,要求引以为戒,对照相关问题严肃内部追责等。
因此,小编想以此案例为引,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研发费用造假还会有哪些常见的手段!
一、研发费用对企业的影响
在讨论手段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研发费用在企业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那么多企业会进行研发费用造假,具体造假后会是让企业的哪些方面看起来更好呢?
我们都知道,研发费用它代表了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上的投入,是决定企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研发费用投入能够推动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或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科技创新以及科技研发也是目前国家等对于企业发展的美好期望和大力支持方向。这也就要思考到下一步,国家对于研发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等会有更多的支持政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就比如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或者说专精特新或者小巨人等称号的企业可能会有税收方面的优惠。从这个方向,小编大概总结了三个方向:
(一)税务方面的影响
研发费用在税务上享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国家为了鼓励科技创新,允许企业对研发费用进行加计扣除,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将研发费用额外扣除一部分,从而减少企业的应纳税额。这种税收优惠无疑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税款。
然而,这种税收优惠也极大可能引发企业的造假动机。一些企业可能为了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而虚报研发费用。通过夸大研发费用的数额,企业可以减少应纳税额,从而降低税务负担。这种造假行为虽然短期内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长期来看却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
(二)财务方面的影响
研发费用在财务报表上的体现,往往被视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标志。高额的研发费用可以向外界传递出企业注重科技创新、积极投入新产品开发的信号,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和投资者信心。
因此,一些企业可能会出于提高企业形象和吸引投资者的目的,而虚增研发费用。通过造假研发费用,企业可以营造出一种科技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假象,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和资金支持。然而,这种造假行为一旦被发现,将对企业的信誉和市值造成巨大的损害。
(三)科创属性和高新技术企业特征的体现等影响
研发费用还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科创属性或者高新技术企业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高额的研发费用投入往往意味着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较高的实力和投入,这有助于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和享受相关的政策优惠。
然而,一些企业可能并不具备真正的科技创新能力或高新技术特征,但为了获得这些政策优惠和声誉提升,它们可能会选择造假研发费用。通过虚报研发费用数额或虚构研发项目等方式来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也就是我们引言中提到的那个案例。这种行为虽然可以短期内提升企业的形象和获得政策支持,但长期来看却可能损害企业的真实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简单的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研发费用对企业的税务、财务以及科创属性和高新技术企业特征的体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往往成为企业想要造假研发费用的潜在动机。然而需要强调的是,造假行为虽然可能短期内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但长期来看却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和信誉损害风险。因此企业应该坚持诚信经营原则,真实、准确地披露研发费用信息。
二、常见造假手段揭秘
在明白了研发费用具体对企业的影响后,我们从动机以及影响原理出发,来看一下,研发费用造假究竟会有哪些常见的手段:
(一)研发活动结束后继续虚报人员工资
有些企业在研发活动结束后,仍会将研发人员的工资计入研发费用中,这个手段,主要原理是想通过研发费用来获得更多的加计扣除。
例如,某公司2022年6月后研发活动已结束,但仍在研发费用中列支工资,最终被税务部门查处,不仅需要补缴税款,还被处以罚款。
(二)将简单拼装或性能改善误报为研发
有些企业会把对产品的简单拼装或对原有材料性能的改善提升等活动误报为研发活动,以此来增加研发费用的数额。这个造假行为的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成企业实际上没有实际的研发内容,仅仅是将一些细微的改善就说为研发,然后一方面能提高企业自身财务上的一个好看,以及税务上可能能享受加计扣除等。
也可以看成是:将常规性升级或新技术应用计入研发费用。企业将产品的常规性升级或现有新技术的应用视为研发项目,从而将这些费用计入研发费用。
如某公司“IT180A汽车板推广专案”等7个项目,实际只是对原有材料的性能改善,却试图享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最终被税务部门查处并罚款。又比如某生产企业将变压器外侧加装防雨顶盖这一简单改变计入研发费用。类似地,将色母粒的“消泡”技术应用也计入研发费用,尽管这项技术已日渐成熟且在生产工艺上并无真正的“研发”。还有比如“麒麟系统”的开发人员在修改FreeBSD的代码后,声称这是自己独立研发成功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以此来骗取国家巨额科研经费。但最终被揭露其并非完全自主研发,而是基于FreeBSD的修改。
(三)未扣减研发过程中形成的收入
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下脚料或其他形式的收入,这些收入应从研发费用中扣减。但有些企业会故意隐瞒这部分收入,以虚增研发费用。
就比如有一家企业2015年高新技术研发下脚料收入未核减研究开发费用,导致少申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四)编造或未留存研发活动备查资料
为了证明研发活动的真实性,企业需要留存相关的计划书、决议文件、费用分配说明、研发支出辅助账等资料。但有些企业会编造这些资料或者根本未留存,以图蒙混过关。
就比如在现场检查的过程中,一些企业试图说明一些资料遗失,或者未将相关研发活动资料留存备查,引起监管部门注意,还能会被税局等查处并罚款。
(五)虚构研发人员及研发活动
有些企业为了享受研发费用的税收优惠,会虚构研发人员及研发活动。
就比如我们谈论的这个案例,大连科利德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部分员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并修改工作岗位类型,并在 OA 系统中将 15 名员工所属部门由非研发部门调整到研发中心,但实际上其公司最近 3 年,33 名专职研发人员同时从事非研发工作,而研发人员认定以及薪酬核算的主要依据资料显示其全时从事研发活动。最终导致其研发人员以及研发活动的造价被识别。
又比如某单位申报了6个研究项目,但实际上这些项目并未开始研究,也没有相应的研究开发人员,最终被税务部门查实并处理。
(六)直白的账面作假
企业为申报研发费用财政补助资金,在原有的财务资料基础上,通过一定比例分出“研发费用”。通过更改会计凭证、分摊费用等手段,将非研发费用计入研发费用中,或者将研发费用中的一部分转移到其他科目下。例如,将原本全部计入生产成本的电费更改会计凭证,部分列入研发费用。
这样做主要是做假账可以使企业的研发费用看起来更高或更低,从而达到骗取补贴、税收优惠或操纵财务报表的目的。
就比如曾经就有一家企业为骗取财政资金,在原有的电费、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账目中,按比例分摊,编造出了“研发费用”。还比如某企业为了骗取研发费用相关的财政补助资金,在原有的财务资料基础上进行篡改,将部分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转移到研发费用中。当政府部门进行审计时,发现了这一造假行为,并取消了该企业的补贴资格。同时,该企业还因此受到了税务部门的处罚。
(七)虚开研发合同,套取研发补贴
企业可能会与实际控制人或关联方签订虚假的研发合同,以此来套取国家的研发补贴。这些合同通常涉及将已有的技术、专利或其他资产进行所谓的“研发”转让。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轻易地获取大量的研发补贴,但这些资金往往并未真正用于研发活动,而是被挪作他用或流入个人腰包。
就比如某企业为了套取研发补贴,与其关联方签订了一份虚假的研发合同。合同中规定的研发项目实际上并未进行,但企业却凭借这份合同成功申请到了大量的研发补贴。后来,这一行为被审计部门发现,企业不仅被追回了补贴资金,还面临了严重的法律后果。
(八)虚报或严重夸大研发费用
企业可能会将日常的工艺改进、管理培训或其他非研发活动相关的费用都算作研发费用,或者为了方便申报,将开发费用、市场费用、销售费用等统统归入研发费用中。同样,这样做会使企业的研发费用看起来更高,从而可能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或税收优惠。在财务报表上,高额的研发费用也会提升企业的科创属性和市场形象。
例如某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政府补贴,将日常的管理培训费用和市场推广费用都计入研发费用,从而虚增了研发费用的总额。当政府部门进行审计时,发现了这一造假行为,并取消了该企业的所有补贴资格。
三、小结
研发费用不仅是各方对于企业科技以及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观测指标,更是企业能否享受国家政策扶持、税收优惠的关键依据。然而,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探讨的,一些企业为了短期利益,不惜通过造假手段来夸大研发费用或虚构研发活动,这种行为虽然可能为企业带来一时的利益,但长期来看,却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和信誉损害。
在此,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研发费用的税收优惠,是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创新和科技发展而制定的重要政策。这些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提升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然而,一些企业的造假行为,不仅违背了政策的初衷,也严重损害了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企业在追求税收优惠的过程中,应坚守诚信原则,真实、准确地申报研发费用,避免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造假。否则,不仅会面临税务部门的查处和罚款,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长期发展。同时,税务部门也应加强对企业研发费用的监管和审核力度,确保税收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由宜久财务专家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原创稿件允许转载,但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宜久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