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估值200亿,即将进行IPO上市!
引言:
近些年来,光伏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人们对其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同时该行业的发展与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更是密切相关。目前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要求下,光伏行业的国家环境和市场环境均是一片向好。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于23年的6月正式提交招股说明书,准备在创业板进行IPO上市。
目录:
- 案例介绍和公司发展历程
- 财务分析和估值分析
- 行业未来发展和公司战略
1、案例介绍和公司发展历程
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主营业务为光伏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 182mm、210mm 等大尺寸单晶硅棒和单晶硅片。公司专注于提升产品性能,持续强化技术、服务及管理创新,不断向下游满足光伏客户对高性能光伏产品的需要,致力于成为全球光伏硅片领域的标杆企业,成立至今仅4年时间,是珠海光伏行业的一个潜力股。
该公司瞄向大尺寸硅片方向,切入“大尺寸、薄片化、N型高效”的硅片行业痛点,实现了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的快速扩产。公司下设珠海金湾单晶硅片、青海西宁单晶硅棒、四川宜宾单晶硅棒及单晶硅片三大生产基地。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顺利达成珠海一期、二期30GW产能满产,青海一期、二期30GW产能满产。在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之前,公司珠海三期、宜宾一期项目已顺利投产,公司未来产能将进一步释放,从而提升行业地位。
高景太阳能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吉林大学校友徐志群的帮助,他是光伏行业的资深老兵,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涉足半导体和光伏材料领域,曾担任光伏行业龙头公司晶科能源的首席运营官。随后,他与IDG资本、珠海华发集团及行业内资深团队共同创立了高景太阳能,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景太阳能积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顺利进行,并荣获多项荣誉和奖项。公司获得了“2022年珠海市企业品牌100强”、“2022年度绿色工厂”、“福布斯中国2022年新晋独角兽”、“2022投资界碳中和VENTURE50”、“2022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500强”和“广东省众创杯特等奖”等荣誉。
2、财务分析和估值分析
根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到2022年,高景太阳能的营业收入为8.91万元、24.91亿元、175.7亿元,直接暴增了605.47%,净利润则是由负转正,从-113.63万元、1.08亿元到2022年的18.21亿元,也出现明显的业绩增长,飙升了1584.64%,翻了16.85倍。
在2020年到2022年期间,前五大客户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0%、87.5%、76.49%,虽然在逐步下降,但整体来看还是较为集中。其招股说明书中写道,如今公司已经与通威股份、中润光能、一道新能源、正泰集团、均达股份等行业内的其他龙头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签订长期的供货协议,构建了一个比较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根据公司官网的介绍,2021年,单晶硅棒和单晶硅片产能快速扩产至15GW,位于行业第七位。2022年,成功建成了单晶硅棒和单晶硅片30GW的产能规模,同时预计23年年底产能将达到75GW,总体规划80GW。在专业的硅片商家中,高景太阳2023年统计产能排在第3,仅次于隆基绿能、TCL中环。目前已签订并正在执行的2023年1月至2025年12月“锁量不锁价”的硅片销售长单合计约259.04亿片。
22年4月,公司完成了A轮的融资,总金额为16亿元,除了老股东IDG资本和珠海华发集团不断增加投资外,还有国寿投资旗下的国寿科创基金、建信股权、粤财基金(广东省产业发展基金)、深投控资本、普罗资本、华美资本等知名财务投资机构,以及爱旭股份、美的资本等产业投资机构一同参与。之后22年9月,公司再次宣布完成了B轮融资,融资总金额大于25亿元,中金资本旗下基金领投,其他投资方包括宜宾创益产投、新特能源、中信金石、海通开元、广东粤科金融、华民投、金浦智能、钛信资本、华登国际、广发信德皖能、珠海金航、中美绿色基金、津智投资、金茂雨物、建信天然、深投控资本、华晨美景、国富基金、欧得立等投资方共同参与。高景太阳能至此累计融资超过50亿,最新估值达到200亿元。
3、未来发展和公司战略
高景太阳能专注于光伏领域,未来将持续优化领先产品的产能建设,巩固行业地位。公司将加强先进产品产能建设,提升可兼容大尺寸P型及N型超薄硅片的产能,确保在硅片环节保持规模优势和市场地位。同时,公司将继续以硅片产品为核心业务,强化供应链管理,确保原材料供应安全,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提高盈利水平,推动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此,高景太阳能将会增加研发投入,整合研发资源并建立研发中心,持续进行对光伏领域单晶硅片相关技术的研究,保持研发的先进性。在不断改进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将深入研发单晶硅片产品,加强自动化生产、高性能硅料应用、大尺寸热场应用、N型拉晶、大尺寸薄片切割等核心技术,确保产品具备领先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未来,公司将持续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完善研发体系,持续输出研发技术。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管理和保护,通过专利申请和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相结合的方式保护核心技术。此外,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将进一步完善员工培训机制、薪酬奖金分配制度政策,加强研发部门文化建设,鼓励技术团队间的交流,并定期组织与外部行业专家进行研讨交流,保持对市场趋势和行业新技术发展的敏感度。